-- 作者:joekoe
-- 时间:2012/1/5 0:01:44
-- 【海德堡大学】
学校概况 简介 成立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继布拉格和维也纳之后开设的第三所大学。十六世纪的下半叶,海德堡大学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 学校声誉 海德堡大学不少科系享誉世界,是中欧地区第三所大学,历史仅次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大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 学校贡献 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就是海德堡大学提出的。 地理位置 海德堡大学位于历史源远流长的海德堡。早在遥远的洪荒时代,这里已是远古人类生活、栖息的所在。今天,海德堡还是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这里先后出过10位诺贝尔奖得主。除大学研究机构外,该市还设有马普协会的4个研究所(原子物理、医学、天文和外国法律),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声誉。 课程设置 专业设置 神学系:有科学神学专业和实用神学专业,前者包括新约、教堂史、基督教考古学、教职知识、系统神学等课程。此外还有基督教研室和基督教主祭研究室。 法学系:有法学、外国和国际私法与经济法、法学史、社会经济法、刑事法、财政税和德国与欧洲管理法等专业。 医学总系:下有各类专业和系。它们是自然科学医学系,有解剖学和细胞生物、生理学、实验用动物学、生化、医学史等专业;理论医学系,有医学法、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病理学、卫生学、免疫学与血清学、医学生物统计学与信息学、工作社会医学等专业;临床医学系I,有医学门诊、普通病理解剖学、外科临床、麻醉学、神经外科、妇科、儿科和矫形外科等专业;临床医学系Ⅱ,它有神经病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眼科、皮肤科、放射学、口腔学等专业,后期临床医学系,设有普通医学、眼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医学、医学微生物和卫生学、临床放射学、药物学和毒剂学、儿科临床、临床化学、内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统计、生物数学与信息处理学、神经病学、矫形外科学、病理学、泌尿外科学和精神健康学等等专业。 哲学历史系:有哲学、历史、东欧历史、政治学、艺术史学等专业。 东方学与古代学系:有东方语言、埃及学、汉学、日本学、古典语文学、早期史学、古代史和考古学等专业。 新哲学系:有日耳曼学、英国语言文学、罗马学、中世纪和新时代拉丁哲学、斯拉夫语、语言学、口译和笔译、作为外语的德语等等专业。 经济学系:有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比较学、社会学史和经济史等专业。 社会行为学系:有心理学、社会学、运动学和老年病学等专业。 自然科学-数学总系:专业包括数学系(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专业)、化学系(有机化学、无机化 学、物理化学等专业)、药剂学系(有药物化学、药物生物学、药物技术和生物药剂学等专业)、物理与天文学系(有应用物理学、物理学、环境物理、高能物理、理论物理和理论天文物理学等等专业)、生物学系(有生物化学、植物学、系统植物与植物地理学、植物园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学和生物医学等等专业)、地壳学系(有地质古生物学、矿物岩类学、沉积物研究学、实验室地质年份研究学和地质学等专业)。 优秀毕业生 海德堡大学对有杰出贡献的学者授予荣誉评议员、荣誉市民称号,并对他们颁发荣誉奖牌。在校史上,最值得一提的是7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菲力浦•雷纳尔德(Philipp Lenard),因提出电子论和阴极辐射现象荣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布莱希特•考索尔(Albrecht Kossel),在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取得巨大成果获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奥托•弗里茨•麦耶豪夫(Atto Fritz Meyerhof),研究生物反应链取得成果,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里查•柯恩(Richard Kuhn),研究维他命取得成果,获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 瓦尔特•波特(Walther Bothe),他发展了物理学上的重合方法,发现了电子在光子放射时获得冲量的方法,和宇宙射线中粒子运动以及核反应时核运动的数据,从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丹尼尔•杰生(Hans Daniel Jensen),因对原子核核层结构的研究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乔治•维蒂希(Georg Witting),因对自然材料再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该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四百零八。 与中国的交流 海德堡大学同许多中国的大学都有校际交流,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2004年8月4日,清华科技园——海德堡科技园签约合作仪式在创新大厦举行。双方将在信息交流、人员互访、园区企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海德堡大学,隶属于东方学和古代文化研究学院的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它的古代汉学专业建立于1962年秋冬学期。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首位主任教授为鲍吾 刚博士,为他赢得广泛声誉的著作《中国人的幸福观》,已经在若干年前被译成中文出版。1993年,第三位主任教授瓦格纳博士荣获德国科学协会颁发的莱布尼茨奖金,是获得这项德国最高学术奖的第一位汉学家,也为海德堡大学汉学赢得了荣誉和财源。1994年,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又设置了一个关于社会和经济史方面的非主任教授职位。至此,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已经成为德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设有3个教授职位的汉学系之一。建系34年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培养了20多名博士和百余名硕士。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目前设有两个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专业:古代汉学专业和现代汉学专业。此外,担任教学工作的还有近20位教师。目前的注册学生人数在150名左右。 汉学系有一个常设客座教授席位。迄今为止,已经有来自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们应邀进行过为期1~2个学期的客座讲学,其中包括吴小如、刘桂生、熊月之等多位中国教授。 近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每年各派两位专业教学人员去海德堡大汉学系担任汉语教师,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则派出学生在两校学习汉语。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与清华大学社会人文科学学院之间则以如下方式进行交流:清华的学者去海德堡作访问讲学,而海德堡的汉学博士生则来清华进行学术研究。 大学名人 菲力浦-雷纳尔德(Philipp Lenard),他曾因提出电子论和阴极辐射现象荣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尔布莱希特-考索尔(Albrecht Kossel),他在蛋白质和核酸研究中取得巨大成果获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奥托-弗里茨-麦耶豪夫(Atto Fritz Meyerhof),研究生物反应链取得成果,获1922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里查-柯恩(Richard Kuhn),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 瓦尔特•波特(Walther Bothe),他发展了物理学上的重合方法,发现了电子在光子放射时获得冲量的方法,和宇宙射线中粒子运动以及核反应时核运动的数据,从而获得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丹尼尔•杰生(Hans Daniel Jensen),因对原子核核层结构的研究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乔治•维蒂希(Georg Witting),因对自然材料再造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获得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 荣誉 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海德堡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大学排名 2010年泰晤士报世界排名第57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