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

-  深圳市越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越通网球俱乐部  (http://www.yuetongsport.com/)
--  越通论坛  (http://yuetongsport.com/joekoe/forum.asp)
---  国际网球学院  (http://yuetongsport.com/joekoe/forum_list.asp?forum_id=3)
----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http://yuetongsport.com/joekoe/forum_list.asp?forum_id=3&view_id=8188)
--  作者:joekoe
--  时间:2013/9/29 21:42:58
--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联邦政府为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这是第一所联邦所属的大学。这所大学开始只有工民建、森林科学、机械工程和化学等学科,后来又增加了人文、社会和政治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应时代和国家的需要而建立,是民族振兴的发动机和加油站。它不仅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家、欧洲乃至世界从事科学研究。
位于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ETH),中文也译作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德文名称为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是一所真正的世界名牌大学, 2013年排名第12位(根据《时代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是来自非英语国家排名最高的大学。从这所大学里走出了物理学、化学等领域的几代巨人,爱因斯坦不仅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还是这所学校的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有谁知道,就是这样一所世界著名学府,却是从一所技校发展起来的。从其发展史看,就可看出西方人做学问与我们中国人最大的不同之处。我在此多花一些笔墨,望国内学者尤其是那些身居高位、主管高教的领导,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我们可借鉴之处。[1]
位于洛桑的联邦理工学院(EPFL)与ETH教学设置设置相似,堪称姊妹学校。EPFL在2013年的世界排名当中位列40位(根据《时代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每年从这里走出无数工程师,服务于国家的各个行业。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也非常注重与其它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目前欧洲有270多的合作项目,与欧洲其它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有40多个学生合作交流计划。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欧洲及世界上都是一所知名的理工院校。
瑞士的这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代表了瑞士最高的教育水平,使瑞士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密集的国家之一。
历史回眸
在150多年前,瑞士还是欧洲的一个贫穷小国,既无技术,又无资源。山高地寒,民不聊生。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在短短的100多年间,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巨人。当然,其绝对能力还不如我国,但是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等,均列世界第一,是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如美国、德国人都希望移民去的地方。之所以如此,其发达的教育,在其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位于苏黎世的联邦理工学院。因此,将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传给国内的朋友尤其是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是我的最大心愿。1855年10月15日,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以下简称“苏工”)正式诞生的日子。面世之初,实乃“其貌不扬”。官方赐予的正式名称是联邦综合技校或联邦多种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技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在创办了8年之后,就使人们惊异地认识到,她的面世,不仅仅是一所一般意义的技术学校的诞生,而是开创了欧洲大城市中培养工程师的先例。她为苏黎世的工业和技术科学创造了一所新摇篮。为了对其有一清晰的了解,简述一下创办之初的历史,比详细地描述现在人家在如何办学更有意义。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
早在18世纪,为了满足对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当时的欧洲大陆,已创办了一系列的特殊学校。例如,为了改善法国中部的道路,培养更多的土建工程师,于1747年在巴黎创办了“桥梁与公路学校”(Ecole des ponts et chaussees);同样,在现在的德国(当时还未统一)的萨克森创办了弗莱堡矿山学院(1765),在斯洛伐克西南部创办了塞母利兹(Schemnitz)矿山学院(1770)等。处于大革命时代的法国,1794年在巴黎建立了“公共事业中心学校”(Ecole centrale des Travaux publics)。一年后,该校转变成一所“综合技术学校”(Ecole polytechnique)。这类学校的产生,使人们对技术工程科学方面的理解,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当时,有人提议,工程技术的各个分类都要建立在共同的科学基础之上。法国技术界的精英要在此学习两年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毕业之后才能进入特种学校如海军学院或军事学院学习。整体而言,当时巴黎综合技校离现今的概念还相距甚远。那时,教育要为国家服务,学生要穿军装,住军营,星期天还要操练。由于地缘文化的关系,法兰西文化和德意志文化对瑞士的文化影响都非常之大。当时,瑞士艺术与科学部长思塔扑夫(P.A.Stapfer)提出了一项建设性的建议,即建立一种综合技术学校,将大学的长处与传统的德意志高校的优点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学校。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大胆的设想在当时的法皇统治下,只能付诸东流。
然而,当时在国外,当时已经产生了一系列的综合技校。它们的诞生,对苏黎世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思塔扑夫同时代的布拉格大学数学教授F·A·格斯特勒(Franz Anton Gerstner)也提出了一项计划,在哈伯斯堡王朝建立一所综合性技术学院。为了争取到实行的机会,就将现代科学掺和上当时的“革命精神”,在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中,竞争不断增长。技校必须通过其传播科学知识而支持当地的矿冶公司。1806年,在布拉格设立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所综合技校。嗣后,类似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设立。大多数学校主要培养工匠和矿冶工人。也为国有、私有企业培养人才。这些学校多分布在德语地区,如维也纳(1815)、卡尔斯鲁尔(Karlsrule,1825),慕尼黑(1827)、德累斯顿(1828)、斯图加特(1829)。但是这些学校都缺乏必要的基础,因而迫使自己转变成为预科。在教学水平上,与1833年在苏黎世创立的工业学校差不多(后来改变为高级中学)。当然,这些学校中,也有经过改革而使教学水平直线上升的。如卡尔斯鲁尔于1832年进行了改革,即首先将学校作为一所完全中学来设计。学生必须上完两年预科后,再学习各种专业课程。苏黎世综合技校在创办伊始,就放弃了设立预科的设想。专心致志地朝着高等学府方向发展。其好处是,在工程技术教育方面,一开始就建立在广泛的基础之上。
1当今风采诺贝尔奖摇篮
瑞士各级政府特别重视高等教育和科研,认为人才是瑞士所拥有的唯一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目前拥有11500名学生、5000多名教职工。该校每年的教育经费是10亿瑞士法郎。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目前共有80个研究所、实验室,拥有330位各级教授和840名讲师(其中25%是妇女),18000名中外学生在这里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一个“盛产”诺贝尔奖的大学。
现在,由11位来自科学界、经济界和政治界人士组成的联邦理工学院管理机构制定了该校的明确目标:建立一个积极的、活跃的和有创造性的科研环境。联邦理工学院的管理机构计划将他们的学院列入国际顶级院校的行列之中。根据一项针对500所世界一级水平大学的调查结果表明,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名列第27名,而在欧洲范围内排名第一
深圳市越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越通网球俱乐部 Joekoe CMS 1.2 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