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会员优惠区 新闻动态 青少年论坛 越通论坛 精彩回顾 赛事指南 在线报名 场地设施 教练简介 在线商城 网球文摘 越通简介
用户名: 密码: 新注册 忘记密码 发送注册邮件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日历  天气预报  您位于: 首页 → 越通论坛 → 一潭活水(浏览主题)
[公告]越通国际网球学院常年招生!电话33385696![ 公告二]微信公众号:【越通体育】[ 公告三]招聘康体部经理、前台接待收银、导购
   越通论坛  → 休闲灌水 → 一潭活水 → 浏览主题
如果想灌灌水,发一些无聊的言语,可以到这里,也必须要到这里!
      一潭活水(浏览主题) 论坛版主   [精华]  [事件]  [管理]
 主题:【转帖】陈娟:不一样的网球人生
向版主报告本贴   显示适合打印的页面   将本页推荐给我的好友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刷新本页  
joekoe帅哥,在线哦!有人找吗?
  
  等级:管理员 天使
  贴子:5818
  积分:21731
  网币:8934
  注册:2002-05-19
查看 joekoe 的详细信息 将 joekoe 加为我的好友 给 joekoe 发短信 给 joekoe 发邮件 编辑这个贴子 引用并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 1
 【转帖】陈娟:不一样的网球人生
她是亚运会亚军,她远赴海外谋生,她从未离开网球。在墨尔本邂逅陈娟,是因为2015年澳网公开赛。而在墨尔本华人网球圈,大家认识陈娟,是因为她是教练—以网球为生的人。时光倒退37年,1978年第8届亚运会在泰国曼谷举行,陈娟成为中国网球队的“领军人物”,女单夺银,女双搭档余丽桥收获铜牌,女团获得第四名,陈娟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中国网球崛起的希望。1987年,在中国网球达到第一个高峰时,陈娟恬然隐退,远赴澳大利亚谋生活,开始了一段迥异于中国著名运动员的人生路。陈娟为何背井离乡,在澳大利亚尝试过哪些酸甜苦辣,又在那样一个网球国度收获了什么?且听她娓娓道来。

1978
一个容易被淡忘的年份


据陈娟回忆,第8届亚运会,中国网球男队阵容是三“老”(许梅林、王福章、顾明华)带一“新”(孙春来),女队则是“一老三新”—郭汉琴、余丽桥、陈娟、孙京环。最终,中国队获得男团第3、女团第4,女单、男双亚军,女双第3,未能完成赛前制定的“夺金目标”。不过,陈娟成为中国网球队的最大亮点,她首轮2个6比0淘汰了印尼冠军苏玛诺,第2轮直落2盘击败韩国主力杨荣颂,第3轮遭遇夺冠呼声最高的日本选手米泽。在这场颇具戏剧性的比赛中,陈娟在第一盘和第二盘出现0比5、0比6落后的局面,但最终却以7比6、0比6和6比3顽强击败对手,成为该届亚运会网球比赛的经典战例。“陈娟是中国网球史上第一位发球上网式打法的女运动员,她身材高大,发球有力,打法很有特点。”中国网球队教练贺东波赞叹道,他和陈娟是同一时代的球员,也是至交。“当时也没有人教(发球上网打法),主要是我发球好,为了得分,自然而然地冲到网前,我们在1978年和1979年到美国和澳大利亚交流训练,当时外籍教练看了我的发球都很惊讶,认为这在欧美也是很先进的技术。”陈娟说。

时光荏苒,1978年亚运会早已成为被遗忘的历史,而陈娟那段辉煌的过往,也随着她远走他乡,鲜为人知。


1982

一块中国网球的“疤痕”


在墨尔本郊区的库扬网球俱乐部,陈娟作向导,引领记者参观了这座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网球博物馆。她还随身带了几张珍藏了30多年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1978年随中国队到美国交流训练时拍的,照片中一位女球员引起大家的注意,她就是比陈娟小5岁的胡娜。

1982年,在随国家队到美国参加联合会杯比赛期间,胡娜突然离队不归,并在次年获得了美国的政治庇护,从而引发了一场中美之间的小规模外交风波,两国间的体育交流也因此一度中断。后来,胡娜取得了美国居留权,并继续网球生涯,在美国的8年的职业生涯中,她参加了16次大满贯赛。


胡娜的出走给中国网球队带来了大麻烦,教练员、运动员都受到牵连,和她同一间房的李心意,也因此无法参加当年的亚运会,直到1986年首尔(汉城)亚运会才一圆冠军梦。

当时,陈娟因伤无缘1982年联合会杯,而李心意、胡娜、余丽桥和王萍去了美国,随后发生了“胡娜事件”。

“胡娜当年也是纯粹为了打球,并没有其他目的。”陈娟说,“在我们那个年代,没有机会打大满贯,自然也不可能成为职业球员,其实世界排名20~30位的外籍选手水平和我们差不多,有一年我和余丽桥搭档出战东京经典赛,获得双打冠军,随便赢她们。”陈娟说。

1987

远赴澳大利亚谋生


陈娟出生于1958年,小时候打过篮球、排球。后来,网球教练选材,要找高大的队员,她脱颖而出,进入上海市长宁业余网球队。“被选中的4名选手长成后身高都达到1.78米。”陈娟说,她曾跟随上海海运学院的钱美发教练学球,“他懂英文,看英文杂志,知道世界上高水平选手都身材高大。”那个年代,比赛机会很少,也没有常设国家队。陈娟随上海队经常到昆明、广州集训,全国常见的总共8个人,“当时我们冬训在广州沙面,就住在沙面宾馆。”

经历了1978年亚运会的高峰以及1982年“胡娜事件”的波折,陈娟的球员生涯也到了尽头。“上海队不让我当教练,当时没有编制;去上海高校当体育老师,也没有网球专业,只能教跑步。”陈娟回忆,这让她感到郁闷。读完上海运动技术学校大专班后,陈娟有两年时间无所事事,1985年,她决定退役,另谋出路。“当时没有路可以走了。”陈娟苦笑,而经常和她一起打球的大学生赶上出国潮,她也想出去闯荡一番。

19:52

1987年7月,陈娟经过申请来到澳大利亚。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陈娟饱尝艰辛。她做过杂工,在汽车厂做车窗玻璃组装。“做了几天,心理上没法接受,”陈娟说,海外谋生首先要突破的还是心理关,“但总要有收入,于是我就周末教人打网球。”1987年,在墨尔本打工每小时薪水只有5~6澳元,而教球每小时则有30澳元的收入,相当丰厚。

刚去澳大利亚,陈娟拿的是学生签证,眼看6个月期限已到,她就拿着护照到移民局,表明自己曾效力中国网球队,希望在澳大利亚打比赛。结果,移民局只给了她3个月的延长签证,在没有正规训练的情况下,她开始在当地俱乐部打球。

毕竟是国字号球队出身,陈娟在俱乐部打比赛经常可以拿到前两名,球打得好,自然会有人来请她教球。3个月后,澳大利亚给了她8个月的工作签证,就这样,陈娟在澳大利亚住了下来。陈娟在伊格玛俱乐部打了很长时间,3年后,她在俱乐部教练的指点下,开始考教练证书。“在国外待久了,总会有一种隐约的生存危机,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拿到了教练员证书,就意味着你找到了饭碗。”

1995


为网球事业加入澳大利亚籍

从刚开始申请短期签证,到后来获得永久居留权,再到1995年决定加入澳大利亚籍,陈娟的每一次决定都和网球有关,她听从内心的召唤,跟着自己的梦想走下去。

陈娟说,教球的工作并不稳定,学生多时好一些,少的时候(收入)就不太好,因此,老公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澳大利亚完全是另外一种模式,网球高手也很多,我刚去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就是上门自荐,帮助一些俱乐部打比赛,那时候过得真是艰苦,有时候一次比赛下来只拿到几十澳元,多一点的会拿到两三百澳元,但即使是这样也没什么着落。”


虽然是专业出身,但陈娟说在澳大利亚考教练证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澳大利亚,教练员分为4个等级:初级教练员,然后是一级教练员和二级教练员,最后是主教练,他们之间都有严格的评审制度和考核标准。”陈娟说。凭借扎实的网球基础,陈娟顺利拿到ATPCA(澳大利亚网球职业教练协会)初级教练员证书。

“别看第一步很顺利,要想申请一级教练员就难了,我先看了一下资料和录像带,然后找到6个孩子,按照指定的步骤进行教学。”陈娟介绍说。申请一级教练员的评审工作要通过录像带进行。澳大利亚网协规定,每名教练一堂课最多带5个孩子训练,因此,协会要求拍摄一些录像带,必须要找6个孩子。由于拍摄距离等原因,前两次都未能通过评审,陈娟第三次送审终于通过了,全程历时差不多两年。

在澳大利亚,教练员是俱乐部的成员,每年都会向俱乐部缴纳会费,俱乐部并不负责帮助教练找球员。陈娟告诉记者,想找学员,必须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或者通过熟人介绍。那时候,在当地报纸上登广告,每周一次,一年下来要300澳元;即便是一句话广告,也需要付150澳元。有趣的是,澳大利亚教练很会推荐自己,经常会有广告说“教过世界第一休伊特”之类的话。“我代表中国队参加过联合会杯女网团体赛,这一点就足够吸引老外的了。”陈娟说。

2002


回中国网校任教

和大多数女人一样,陈娟在墨尔本结婚生子,过着平静而舒适的生活。

2002年,陈娟受聘于中国网球学校,带着刚满8岁的儿子戴天涌回到北京,让他在学校读3年级。“在网校上学相当于接受专业训练,我想看看他是不是打网球的料。如果有前途,我就争取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陈娟说。但事与愿违,她的基因没有完整遗传给儿子。“我儿子读墨尔本大学,平时也打球,但他嫌太苦了,不喜欢,我也不强求。”陈娟说。她的老公祖籍上海,在一家工厂做管理工作,一家人各忙各的,生活过得很充实。

除了参加业余比赛、教球,陈娟还积极参与世界华人网球联合会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推动中国网球的发展。“今年我们准备在国内搞一次世界华人网球比赛,希望凝聚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为中国网球做一些事情。”陈娟说。


陈娟认为,李娜的成功得益于打破了过去“大锅饭”的做法,采取“开小灶”培养,“我想,第二个李娜可能在10年之内出现,中国球员也开始朝高大方向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以前纳达尔也很高,肩膀很宽,但现在他的身材变得瘦长,这就是肌肉和脂肪达到最佳比例的‘网球体型’。”

另外,她认为欧美选手的餐饮方式也与亚洲选手有较大差异,她的亲身体验是,牛肉、奶制品、黄油等食品释放能量的耐久性和强度,明显优于猪肉和米饭。因此,饮食结构的调整,也是中国男子网球寻求身体突破的关键。
 
有没有觉得下面的球网是彩色的?
┏━━━━━━━━━━━━━━━┓
┃××××××××××××××××××┃
┃××××××××××××××××××┃
┃××××××××××××פ××××┃
┃××××××××××××××××××┃
━━━━━━━━━━━━━━━━━
   2015-03-23 19:56
 joekoe 的IP是:112.95.*.*  操作系统: rv:11.0) like Gecko,浏览器: Trident/7.0 
本主题回复0贴,浏览422人次,分页: [1]
 → 快速回复:【转帖】陈娟:不一样的网球人生
  您是否还没有 注册 或还没有 登陆 本站?!
关于我们 ┋  入会指南 ┋  友情链接 ┋  与我在线 ┋  管理 ┋  返回顶部

页面执行时间:<font class=red>27.344</font> 毫秒<font class=gray>(6次)</font><br>
本站当前有 <font class=red>483</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有 <font class=red title=>17990</font> 人同时在线<br>
最高峰发生在:2023/11/24 14:26:39<br>
本站总访问量:<font class=red>9469482</font> 人次<br>
本站统计时间:从 <font class=red>2005年11月1日</font> 至今<br>
<font class=gray>网站当前版本:Joekoe CMS 1.2 F</font>
深圳市越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越通网球俱乐部  http://www.yuetongsport.com/
发邮件给我们:yuetongsport2006@126.com
Copyright(c)2016 深圳市越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0755-33385696】粤ICP备1102629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