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a | ![靓女,在线哦!有人找吗?](/joekoe/skin/skin_1/small/girl.gif) |
|
![](upload/face/face_135.gif) |
![](/joekoe/skin/skin_1/star/star_2.gif) 等级: 刺客 贴子:223 积分:464 网币:10000 注册:2006-05-02 |
|
|
|
|
第 1 楼 |
|
[转帖]抚仙湖水下探秘5处新发现意义重大(图) |
6月16日,经过精心筹备,备受关注的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探秘行动正式开始。这次行动将持续到22日,是继2001年6月首次探秘行动之后,对抚仙湖进行的又一次大规模水下考古。据活动主办者介绍,这是一次严肃的科学考察和科学普及活动,意在揭开抚仙湖水下古城的更多奥秘——
■2.4平方公里的水下古城 众多谜团待解
湖面面积216.6平方公里的抚仙湖,是除东北长白山天池外我国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泊。其平均深度95.2米,最深处达158.9米,水质为可直接饮用的I类水。
1992年,随着一个被当地人称为“水鬼”的潜水爱好者耿卫在抚仙湖潜水探险时的一个惊人发现,抚仙湖水下古遗迹进入人们的视野。2001年6月,首次抚仙湖水下考古探秘活动举行,参与专家各抒己见,水下遗迹的“身份”扑朔迷离,还有众多的谜团待解。
目前已经探明的水下古城遗迹面积已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澄江县城。这座古城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时间开始建城?它是史书记载的俞元古城,还是古滇国国都?它们是同一个城市吗?是什么原因使它在约1800年前沉入湖底?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劳动方式是什么样子的?考古学家在抚仙湖周边地区发现了大量古代青铜器,这一地区与中华文明的发源有什么关系?对抚仙湖水下古城的探秘将有助于进一步揭开这些谜团。
■12个主要建筑错落有致 方位图首次公布
抚仙湖水下古城发现者、抚仙湖水下考古协会会长耿卫此次公布了抚仙湖水下古遗迹建筑群基本方位图,涉及的范围大概有1.2平方公里,共有12个主要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3层,基本走向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南北走向,东高西低。由东向西共分3层,第一阶梯距离水面10-20米,第二阶梯距离水面20-30米,最低的第三阶梯距离水面30-40米,而且台阶整齐对称。
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5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第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16.9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
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4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草图中的12个建筑物中,现在已经初步探测了5个,这些建筑物都是用石块以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头上还有人工雕琢的精美图案和花纹。
■连续6天水下探秘 5处新发现意义重大
在连续多日的探秘过程中,最让专家们兴奋的,是在蒙着苔藓的建筑石条上不断发现的奇特的刻画符号和图案。截至目前,比较重要的发现主要有5处。
一是五孔石板。在一块约1.2米见方的大石板上,科考队员发现了5个半圆形排列的大小不一的圆孔。这些圆孔深3厘米左右,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大约15至20厘米。其中大的圆孔有乒乓球那么大,小的能塞进两根手指,无论是底还是周壁都很光滑,很明显是人工雕凿的产物。“这些圆孔可能与宗教、祭祀活动有关,代表某一种星象也是有可能的。”云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声教授说。
二是“○|”符号。在一个石板上发现了凸出来的阳刻“○”,旁边是凹下去的阴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研究员说:“不能把它们与阿拉伯数字对等起来,只能把它们看作符号。有可能一竖表示地平线或水,而圈则代表太阳。如果竖与圈的相对位置不同,其意思也就完全不同了。”
三是“人脸”图案。这张“人脸”呈扁形,有长长的眼睛,短短的鼻子,还有大大的嘴巴。李昆声看得相当仔细,他指出“嘴巴是锯齿状的”。“在抚仙湖附近的李家山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巫师的画像,嘴巴也是画成锯齿状的。”刘庆柱则认为,这一画像也有可能是当时的工匠根据已有纹路凿出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upload/forum/2006062713485288.jpg)
|
|
|
|
|